《乡下人家》教学设计

时间:2023-06-24 16:50:29
《乡下人家》教学设计

《乡下人家》教学设计

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,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,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,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,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。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《乡下人家》教学设计,供大家参考借鉴,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
《乡下人家》教学设计1

文本解读:

《乡下人家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组“走进田园、热爱乡村” 专题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。作者陈醉云先生用细腻、优美的笔触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温馨的田园风光的画卷。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,白天、傍晚、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,赞扬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,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。

教学重点: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,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。

教学难点:了解课文在空间、时间上交叉叙述的顺序,并体会从平凡的事物,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。

设计理念:

走进文本,潜心会文。找出描写乡下人家迷人、独特之美的句子,通过对一个词、一句话、一段文字的仔细分析,含英咀华,想像图景,移情体验,还原作者心声,风景原貌,用自己独特的感受,借助朗读来传情达意,实现既“活”又“实”的语文新课堂有效教学,全面发展学生。

教学流程:

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乡村生活的资料,第一课时初读课文,质疑,梳理文章思路, ……此处隐藏34728个字……怎么做呢?

4)老师描述:这样热闹的场面,这样火一样的热情,加上天边的红霞,向晚的微风,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,能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呢?(自然、和谐的田园风光)再读,读出味来。

图画六、

2)教师创设情境(学生闭上眼睛想象):

春去秋来,劳累一天的人们要进入梦乡了,田野里传来阵阵蛙鸣,屋檐下响起一声声秋虫的呢喃,听(播放伴有蛙鸣虫叫的音乐)

师: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?有什么感受?(生自由读)

1)展开想象:这些纺织娘会唱什么歌呢?(表演)

2)体会乡村夜晚清幽、宁静的美丽。(读)

二、延伸课堂,进一步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风情:

1、课件展示:(图文、悠扬的音乐)

房前屋后,闻到的是花果的飘香,看到的是鸡鸭的悠闲,听到的是虫儿的欢叫……随处可见,随处可听的,都是乡下人家那清新而富有生机的气息,感受到的是自然、和谐、幸福的味道。

2、这对于常年身处城市的我们来说,是多么令人新鲜而向往呀!(再次播放“城市喧嚣”的画面和音乐。)难怪作者会说:

3、回归中心:

乡下人家,无论 时候,无论 季节,都有一道独特、迷人的风景。(组织学生自由填空,反复朗读,读出赞美和喜爱的情感。)

八、阅读链接:

组织学生在配乐下,诵读《在天晴了的时候》

九、板书设计:

乡下人家

瓜藤攀爬图 瓜果飘香

鲜花盛开图 姹紫嫣红

雨后春笋图 生机勃勃 独特迷人(热爱、赞美)

鸡鸭觅食图 悠闲自在

小院晚饭图 自然和谐

月夜睡梦图 清幽宁静

《《乡下人家》教学设计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